close

《以下為網路轉載文章》

 

簽署ECFA,固然有其經濟面的影響和衝擊;然而,不簽ECFA,也並不代表台灣從此以後就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不簽ECFA,東協加一將於2010年一月一日生效,2015年東協加三生效,都將孤立台灣的經濟及貿易,可能造成整體經濟的衰退[1]。以下,將統整各方對於簽署ECFA與否,進行兩面向的經濟影響評估。

 

  一、經濟影響評估:

  1.中經院、遠景等研究機構多認為,簽署ECFA之後,因外銷關稅降低,有利我國出口產業,對我國整體GDP將有正面影響;然而,中華徵信所的評估,乃是認為ECFA對我國整體經濟弊多於利。但是,不簽署ECFA的後果,將造成我國出口萎縮,則可謂是各研究機構的共識。


表一,簽署ECFA與否造成的GDP影響

 

簽署ECFA

不簽署ECFA

GDP變化

+1.72%(中經院)

+3.31%(中經院)

+1.8% (遠景基金會)

+1.65~ 1.72 (經濟部)

+1.374% (經濟部)

+3.5%(林祖嘉)

+288.84億美元(中經院)

-1242億元(中華徵信所)

+0.7~0.824%(勞委會)

+0.22% (考量東協加三,台經院)

-0.18% (東協加一,中經院)

-0.84% (東協加三,中經院)

-1.6% (林祖嘉)

-0.22%(東協加一,台經院)

-0.25%(東協加三,台經院)

-0.179%(勞委會)

作者整理

 

  2.由於簽署ECFA,將使台灣對中國貿易及投資關係更加制度化、自由化,因此一般乃認為,簽署ECFA,對於進口、出口,都會造成提升;在進出口更加便利的前提下,外國對於來台投資、設廠、成立分公司,也將增加。相對而言,若不簽署ECFA,台灣進出口關稅高於競爭對手,對出口不利,貿易將日益邊緣化;不但出口將萎縮,外國公司來台投資更將減少,難以估計。

 

表二,簽署ECFA與否對於進出口及投資的影響

 

簽署ECFA

不簽署ECFA

進口變化

+7.07%(中經院)

無直接影響

出口變化

+4.99%(中經院)

-0.41%(東協加一,中經院)

-1.89%(東協加三,中經院)

海外投資

+122.49% (林祖嘉,2009)

海外投資減少難以估計

作者整理

 

  3.簽署ECFA的情況下,由於各產業之成本結構,市場佈局不同,以國內為重點市場的產業可能將面對大陸廠商的競爭;相對而言,以國際、大陸為主要市場的產業,則可望有拓展市場的機會。反之,不簽署ECFA的情況下,外銷產業自然面臨嚴峻衝擊,倘若國內經濟因此受到負面衝擊,內銷產業恐怕也難倖免。

表三,簽署ECFA與否對各產業之衝擊

 

簽署ECFA

不簽署ECFA

產業別

社會福利增加77.71億美元(中經院)

受益產業:化學、塑膠、橡膠、機械、紡織、鋼鐵、石油及煤製品

紡織業+16.11% (遠景基金會)

化學塑膠橡膠業+14.75% (遠景基金會)

機械業+14.27% (遠景基金會)

鋼鐵業、石油及煤製品業,成長幅度將超過7% (遠景基金會)

受益產業增2203億元營收(中華徵信所)

 

可能受損失之產業:毛巾、織襪、製鞋、紙業、寢具、內衣、陶瓷、皮革、泳裝、磁磚等傳統產業

電機電子產品業-7.24%(中經院)

運輸工具業-3.6%(中經院)

木材製品業-4.0% (中經院)

受損產業減3445億元營收(中華徵信所)

所有產業外銷市場均受打擊

 

作者整理

 

  4.在就業方面,若簽署ECFA,預期將有部分產業受益,部分產業則需調整轉型。雖調整轉型的產業將釋出部分人力,但受益產業的生產規模可能提升,也將創造工作機會吸納人力資源。倘若未能簽署ECFA,則內銷產業不因此擴張,外銷為主的企業也恐將裁員,屆時,對台灣就業情況殊為不利。


表四,簽署ECFA與否造成的就業衝擊

 

簽署ECFA

不簽署ECFA

工作機會

增加25.7至26.3萬個就業機會(中經院)

增十到十三萬個就業機會(勞委會)

行銷服務業+4.6萬

知識密集服務業+2.3萬

高科技製造業+1.5萬

 

八萬人受影響(包括失業在內)

23萬失業人口 (台聯)

-4.7萬(勞委會)

作者整理

  

  5.簽署ECFA有利台商經略中國市場,至少可得到正式規範及保護:簽署ECFA後,不旦在短期內有利台灣商品銷售大陸,長期而言,也有利保護在大陸投資的台商企業。台灣與大陸的投資關係,相互的商業法規沒有規範,長期以來,我方政府欲保護台商,皆需循非正式管道,或是廠商自立自強;未來,台商將有較合理正式的法規保護,使經略大陸,風險降低,更具優勢。

 

  經濟評估的限制

  雖然許多經濟研究者對於ECFA簽署後的結果提出預測及評估,然而,基於諸多因素,ECFA簽訂後的具體經濟影響,目前仍難以評估:

  

  1.ECFA本身僅是「架構」協議,未來尚有細部經貿談判:ECFA,如其名稱所述,僅是未來細部貿易協商前的架構性共識。未來兩岸貿易的稅率、規範,將需經過長期溝通談判過程,方能確立。現在評估ECFA的經濟影響,可能仍運用許多假設參數,對現實預估的準確度仍有限。

  

  2.即使ECFA本身,內容亦仍尚未確定:兩岸之間的經貿規則,不但在ECFA簽訂後仍需進行細節談判,ECFA本身的及早收穫條款等內容,也未有確切版本,使ECFA可能造成的初步影響更難以確定。

  

  3.在東協加一,或加三,或加六的前提下,影響都不同:無論ECFA簽不簽,評估其影響,乃是將台灣簽ECFA後(或不簽ECFA)的狀態,與另一個狀態相比較。然而,台灣可能面對的狀態,有東協加一生效後的東亞政經局勢、東協加三生效後的東亞政經局勢,甚至東協加六生效後的東亞政經局勢。此三情境的經濟狀態,都極難評估,而且三者應不同。是以,難以有單純而堅固的比較基礎。

  

  4.難將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後經濟效應納入評估:倘若與中國簽ECFA之後,確實能化解中國疑慮及阻撓,使台灣順利與其他國家(如日、韓、歐、美)簽署FTA,此進展所達成的經濟效果,是否計入ECFA的影響評估之中,此問題也難以認定。

  

  5.長期投資之影響難以認定:理論上而言,ECFA有益於我國強化競爭力,將使台灣容易吸引到外國投資;但實際上,ECFA會吸引到多少投資,造成多少外國設廠、設分公司,其實未有可靠的評估模式。在時間序列上,ECFA的影響,無論性質和幅度都不相同,如何挑選比較基準,也是極複雜的問題。

 

  由上述探討可知,簽署ECFA與否造成的影響,在概念上似可達到以下的結論:若是與大陸簽訂自由貿易協定,則各產業有失有得;若是未與大陸簽訂自由貿易協定,則台灣滿盤皆墨。然而,目前仍難以對細節加以有意義的評估;無論政府當局,或是在野陣營,引用相關資料,皆應更加慎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vehonny168 的頭像
    lovehonny168

    幸福女人百寶箱

    lovehonny1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